这个号开号以来,似乎没有用过如此情绪化且带有戾气的标题,但实话说来,我今天脑子里极端的想法大概也是这二十年来前所未有得多,不得不带着无法压抑的怒火和不满写下这篇文章,或许没有逻辑、没有任何修饰和词藻,我只想单纯记录这劳累而又令人绝望的几天。
我在《致谢》中说过,我的本科毕设不仅是帮助我通过了研究生复试或是对神经网络等计算机前沿技术有了初步了解,更让我明白在团队工作中及时沟通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哪怕是很细节的疑惑,如果不及时去确认或解决,其所带来的工作量可能是你日后完全无法想象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都想做有意义,有趣的事,而不是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无意义或者完全可避免的重复工作上。这甚至可以说是本科四年留给我最宝贵的经验,研一行将结束,我在这一年里恪守“不做不完全清楚之事”,我宁愿为了一个小问题去打扰老师、师兄、合作的公司,也不会自己白白搭精力进去,我可以很自信地说这样的模式在近一年里让我几乎没有做什么可以避免的无意义工作,即便导师有“工作怎么这么久还没有开展的疑惑”,我也绝不在事情没有完全弄清楚之前就投入其中。
然而就在今天导师以一种几乎强制命令式的口吻让我们改签时,我觉得一切都是这么徒劳。这样的道理作为团队参与者的我明白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领导者来说他不过是动动嘴皮,今天让你做A,明天让你做B,还要堂而皇之的问你一句,就算是最后要的是B,那你A就不做了吗?我其实真的很想反问一句,“对,那我就不做了,这没有任何用的A做了有什么意义吗?”。
对他而言,一个改动不过是讲几句话,撑死了改几个文档,但对我们一线的工作者而言,为了他所谓“没有技术难度”的任务所要付出的时间、物质和陷入的压抑情绪都是他难以想象的。这件事情说是“一将无能,类似三军”那都是往夸张了说,真正被累死的大概只有我和我那倒霉而又可憎的舍友。他可以不理解我们付出的努力和背负的压力,那到时候也别怪我们不理解他面临项目验收的压力了。这个项目对我而言,往最好了说除了完全与付出精力完全不成正比的技术力提高,就是简历上多了行人人都能写的项目参与经历和时薪不如奶茶店的出差补贴了。既然长不了我的脸,那也丢不了我的脸,至于导师、实验室甚至是学院和学校的名声,我只想问一句,我在无人关心、无人帮忙还要被压力的研究室工作时,你们在哪里呢?
对于这次和我们一起来的所有课题组,包括兄弟院校和参与的公司,我发自内心的说,我平等的羡慕他们每一个人,我也感谢这几天他们给我的关注和帮助,使我还能感受到一些温暖。特别是来自苏州红矛公司的三位员工,他们之间不遗余力地互帮互助着实令我动容,技术力强一些的会不厌其烦的与弱一些但直接负责项目的员工做沟通,帮她一点点的过技术文档,遇到任何困难还可以寻求公司里其他员工的帮助。我第一羡慕的场景就是他们坐在那一条条扣测试报告细节的瞬间,第二羡慕的场景是他们和同事微信通话得到帮助的时刻。我呢?我就像被皇家海军包围的俾斯麦号,项目里各种遗留的问题如雨水般飞来,导师不顾解决这些问题的影响和解决的难度还在不断发布新的任务,他几乎从不想办法帮我解决问题,他永远只想着我有没有为他解决好问题。周一莫名其妙来了个往服务器上装应用的任务,完全不考虑我们开发的项目的兼容性和我对服务器的了解,我问一句“服务器怎么用”,得到的只有“你就问问周围人”冰冷的回复。我很想问,这是要做事情的态度吗?今天不惜压力我们改签也要向项目领导展现你推进工作的决心,但如果说你真的想推进度、解决问题,此前我遇到困难需要解决的时候你又在干嘛呢?你大可以拿我们当提线木偶般给你的领导表演作秀,但事情要是到最后真的做不完,丢脸最大的人恐怕不是我。
我是一个相当讨厌朝令夕改的人,我不喜欢过完全没有计划也没法做计划的生活。但今天最让我气愤的不是都订好了车票回南京的行程落空,而是完全不考虑学生和客观事实,脑袋一热就要牺牲学生三个小时的表演。就算是拉磨的骡子,恐怕也要考虑拉够了工时要休息一下,更不会有哪个农民让骡子拉三个小时空磨显得自家产量特别高吧。解决事情就像把热量从低温像高温转移,你不做足够的功,这个事就成不了,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我们比红矛公司的人还早来一天,为什么他们今天能让项目负责人坐下来验收他们的工作,不是因为他们的领导多高瞻远瞩,多有学术或是技术造诣,是因为他们真的作为一个团队并肩作战,来的人、没来的人、员工、领导拧成一股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们不做成事谁做成事?其余几个同样不那么顺利的团队,有的没搞几天就说是有事老师学生一起回去了,有的领导听了员工一顿牢骚后还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一起解决问题。今天和大领导一起走的路上,还听见他和人夸我们导师待的时间长,是啊,他是在外人眼里成先进典型了,学生吃的苦和面临的问题他会多关心一句吗?
上一篇文章里我提到过,我研究生考试备考期间最崩溃的瞬间就是我在保研失败后压力极大的十月看着往日同学晒出来的保研成功通知。套用一句不那么恰当的话,有的时候“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不跟人比有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的处境有多么糟糕。这几天让我形成巨大心理落差的不只是我在遇到问题时几乎没人关心没人帮助还不断受到压力和质询时,看到别的团队互帮互助,互相体谅或是愿意带着下属集体开溜的领导,更是我八点半早起去研究所工作时看到朋友圈同年级同门的同学在无锡、上海的旅行照。当然,我还是要首先在这里再次感谢项目里热心的同事们,你们的帮助、问候甚至是劳累时开的玩笑都让我感受到莫大的温暖,我没有沦落到要看心理医生或者真的做了极端选择的境地有你们莫大的功劳。再说回前面的话题,我是真的很想问一句“凭什么?”,凭我考研时比他们有勇气?凭我前期做工作时比他们上心比他们认真?还是说凭老师认定了我是有点技术的老实人,更好欺负?我明白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他握着你的毕业证他可以不凭任何事情,哪怕是他看你不顺眼就想选你都足够成为理由,谁叫你非要选他当老师给了他选你的权力呢?我此前也说过,我每一次大考的幸运都伴随着日后的不顺,从高中到本科再到研究生,我似乎总是重蹈着收到分数时多开心,日后就有多压抑,难过的覆辙。我没办法说明白这些,我也只能咬着牙关熬,熬完高考熬疫情管控,熬完管控熬项目。
研一的生活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落下帷幕了,这一年的时间里,除了刚入学的两三月和日后在教学楼和宿舍间奔波的时候,我几乎没有一刻还觉得我是个学生,是个在读的学术型硕士。与本科不同,读研期间我想上课,我恨不得从第一周到最后一周,从早八上到晚六,因为只有在课堂上我还有个学生的样子。走出了教学楼,项目的任务就如潮水般飞来,一边说现在毕业难度提高、就业压力增大,一边却不留一点做学术的指导和时间空余,但话又说回来,到开题和写论文乃至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倒霉的是我又不是他,他这么做当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当然更像是是他作为公司领导、资本家的道理,而不是作为一名高校教授、身负教书育人之任的道理。
写至此,列车也差不多快到南京了,本文也差不多该结束了,我总觉得,我当前的境地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糟糕,从前的事我还有做不成的余地,甚至包括高考,但这个项目我没办法预料如果真的砸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会不会有我无法承受的后果。我当然知道我说做不完事情让导师丢脸是气话,但还是那个搬运热量的比方,我就这么大能力,你若就指望我,我哪怕是白天黑夜连轴转也无法完成任务,就算拿双证威胁我又如何呢,这不是水滴石穿也不是铁杵磨针,做不成那就是做不成,花再多时间上演“我很努力”的戏码都是徒劳的。
写于连云港至南京南D5487上。